我不明白為什麼任何形式的進步總會把小眾的差異抹平。社會的發展,全球化,大學的國際化亦如是。我是很喜歡進步的,但有沒有一種發展是真正可以celebrate differences的呢?
隔岸觀火了一個多月,我反覆思量自己在學校這場教學語言風波中的立場。不打算很有力地支持或反對什麼,坐在地球的另一面看整件事,也許不會太透徹。只是讀過學生會的信,校長的回應,校方的澄清,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學者的感受等等等等,朝相反方向的煽動一浪接一浪,看著感覺很難受,每讀一篇文章便很想找那個寫的出來,使勁搖搖他的肩膀:為什麼你只從這角度看?!
當然,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判斷一件事。正如心理學素來是美國的天下,學系本身一直沒有什麼歷史包袱文化責任,考慮的只有教授們的英語能否詞能達意,也就揮一揮手說轉就轉。又如校長看到的是資金增長,大學在世界的知名度增加,因此也不會怎樣堅持先賢的任重道遠,甚至連學生在整件事的發言權也剝奪,草草帶過,快快實行。這些我都看得到。而我,作為一個普通大學生,當初選中大並沒考慮過中文或英文授課的議題(我一直也用〔身份〕的角度來想像我們校名中的 "Chinese"),也沒有很強的發揚中大傳統的使命感;現在還要挾著交換生的名義於荷蘭放浪形骸指手劃腳,我對整件事的觀感可說比主觀更主觀。只是讀到一些論調後,不說出自己的感受又對不住自己,唯有冒著被毒罵的危險姑且談談。
作為僅僅一年的交流生,我不敢說看到的一定比別人多,但肯定的是我體會到在文化混合的學習環境下生活的好處。過了這麼一段時間,我是愈來愈覺得離開香港這個決定是完全沒錯的。文化交流是個陳腔濫調,簡單來說其實是不停和不同人聊天或一起經歷一些事,發現大家態度的不同,更認識對方更認識自己。可以是學習上的發現,如一起做project;又或者生活上的發現,如一起做飯,旅遊;甚至只是一起坐坐喝杯咖啡談兩句。所有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經驗,衝擊全都來自身邊的人。我明白可以來到歐洲交流是我的幸運,在當大學生這思想發展旺盛期有機會跳出待了多年的地方,客觀地檢視一下我的出生地在我身上作了什麼工。但要是不用出國也擁有這樣的氛圍,不是很好嗎?
在享受這種文化混雜的同時,我其實也切實感受過語言不通的無助和窒礙。最明顯的是我可以選讀的科目實在太少了。英語教授的心理課程只有數個,上了一個,那男教授一開始竟不停用荷蘭語解釋學分安排,到有人終於禁不住舉手問他可否說英語時,他不忿的眼神和聲線叫我立即決定不讀那科。真的,作為一個國際學生,決定闖到這語言完全不通的國度,可以生存下來已不容易,連學校這唯一讓我放心不用擔憂語言障礙的地方也對英語那麼吝嗇,我對這學校的印象頓時變得很差。英語,在傳授知識的情況下只是一個溝通工具,讓所有人明白。要是想達到一個文化混合的環境,讓其他國家的學生能夠在這裡就讀,就要解決他們語言不通的無助。如果同意擁有這種學習環境的,就要同意在必要的地方(如資料性的網頁,又或足夠畢業的必修科)使用英語或雙語了。
有很多人提及一個論調我是很反對的,說什麼德國大學也用德語教學,其他國家的學生要到那裡唸書要先學德語,為什麼來香港讀書就不用學廣東話?這裡牽涉了兩個問題:第一是用母語教學和研究,第二是廣東話學習。中學的母語教學尚且不談,在大學實行母語教學(即教學語言為廣東話,教材則是中文或英文)除了有中學式母語教學的好處(溝通方便),也有很多人談到的文化傳承,和避免落入被英語操控思想的圈套之效。這點我是絕對同意的,就算看過英語寫的教材或研究報告,要是我們用母語討論它將它再演繹,往往會發現一些語言造成的盲點。我們獨特的文化對整個世界是有衝擊的,而母語則成就了我們的文化,所以研究或創作時用母語思考是絕對成立的,對知識世界亦有重大裨益。
可是,我們的母語同時是一個方言。我們必須接受,廣東話只是我們說話時候用的,我們正式寫文章也要用上中文,即廣東話發音的普通話。Chinese的意思始終是Mandarin,並不直接指Cantonese。除非有天有個廣東話運動推行成功,把用廣東話〔我手寫我心〕看成正統(其實我暗裡希望有這一天),否則即使外地學生要學一種華語來中國上大學也大多會選〔官方語言〕普通話而不是廣東話吧。方言絕對有它的重要性,這點我是極同意的;只是說到要外地學生用上數年甚至更多的時間透徹學會一個方言來上課,這是太理想化了。
大學作為本地甚至世界知識的橋頭堡,承載著眾多精明的腦袋,如果為了堅持自己的語言而不讓外地學生加入去擦出更大的火花,總像可以但郤沒有踏前一步,有點潛能沒盡發揮的浪費。我明白什麼也不可以一刀切,全盤英語化是可笑的(難道傳理系的同學拍個短片也要用英語?),維持原狀又郤沒有進步。我相信本來校方的建議對學生是有益處的,姑勿論動機可能是為了賺錢什麼的,對知識的交流的確帶來好處;只是那種沒充分諮詢學生的粗暴政策往往令人想到廿三條。如果把這次轉變作為落實雙語教學和加強文化保育(更多中國文化研究,更多用英語來研究讓外地學生有機會涉獵)的契機,學校的位置便可既推前一步,又不忘校友對學校的抱負了。
Sunday, February 20, 2005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